最近关于碳中和的概念炒的火热,中国宣布在2030年碳达峰,那么碳达峰是什么意思呢?
碳达峰是指在某一个时间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2020年,中国GDP达到100万亿元,二氧化碳排放是100亿吨左右。每一万元人民币的GDP产出,需要排放一吨二氧化碳。到2030年逐年增加达到峰值的106.04亿吨,2031年开始降低到105.9亿吨,实现碳达峰。
简单来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其实就是一个国家工业发展的象征,偏偏在中国工业化发展到重要节点的的时候,人类开始意识到了碳排放和气候变化以及地球未来的关系,最重的责任落在了中国头上!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这副担子可能比我们预想的要沉重得多。
距离碳达峰,只有10年时间,距离碳中和,只有40年时间。相比40年后的碳中和目标,10年碳达峰的目标更让人感觉到这份承诺的紧迫性。好在中国具有快速行动的能力和意愿。减排将成为新的发展机遇,调整发展思路和增长方式,将减排和企业转型及初创企业的发展目标结合起来,为了打成目标众志成城。
中国目前处于工业化后期开始阶段,经济仍在中高速发展期,在这个阶段实现碳达峰,需要同时从能源结构、经济结构、生活方式等方面进行较快速度的转型,没有案例可以照搬,没有经验可以借鉴,中国需要在无人区,走出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碳达峰和碳中和之路。
这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也将是中国为人类做出的巨大贡献。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