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台人工智能地震监测系统问世是怎么回事?该系统可以在一秒内算出震源机制参数,意义重大,具体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应用人工智能实时估算地震震源破裂机制参数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据报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团队与中国地震局合作,推出世界首个人工智能地震监测系统——“智能地动”监测系统,可1秒内精确估算地震震源机制参数。
该系统能够根据数据库中汇集的上百万个地震资料,结合地震学理论,快速处理正在发生的地震数据。不仅可推断断层的破裂方向、速度等,还可以帮助预测海啸、强余震的可能分布等。
据介绍,地震的发生是震源处岩石的破裂和错动过程,从地震记录推算地震震源机制是个耗时的过程。
中科大张捷教授团队采用人工智能方法,并应用完备的理论地震大数据训练人工智能神经网络,当地震发生后,实际地震数据进入人工智能系统,在不到1秒的时间内,系统就能准确估算出震源机制参数。
通常国际上在地震发生之后,大概3分钟到10分钟,才会发布出来地震震源机制的解,但是这时候地震已经发生完成了,破坏造成已经实现了。而有了“智能地动”系统,就可以在地震破裂尚未到达区域的时候,把信息发布出去,对于防震减灾有非常大的意义。
目前,“智能地动”系统已经在云南、四川两省的中国地震实验场进行试用。
对于云南、四川等多地震地区,有了只能地动系统,就可以更好的预测信息,让人们有很多的准备时间,更好地防震减灾。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