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1年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2189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1%,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如期实现。同时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在2020年的居民人均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3834元,增长(均为同比名义增速)3.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31元,增长6.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3.8%。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210元,比上年名义下降1.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4.0%。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7007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713元,扣除价格因素后都有一定比例的下降。
在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中,食品烟酒消费占比30.2%;衣着占比5.8%;居住消费支出占比24.6%;生活用品及服务占比5.9%;交通通信占比5.9%;教育文化娱乐占比9.6%;医疗保健占比8.7%;其他用品及服务占比2.2%。
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实际生活中,常用来代指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严格来说这么使用不够准确。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居民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即居民可用于自由支配的收入。可支配收入包含四项分别为:工资性收入、经营性净收入、财产性净收入和转移性净收入。
居民可支配收入被认为是消费开支的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因而常被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生活水平的变化情况。一般来说,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生活水平成正比,即人均可支配收入越高,生活水平则越高。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