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兑汇票是什么意思,都有哪些分类呢?你在平时都注意了吗?下面就给大家具体的介绍下,让你进行详细的了解。
承兑汇票指办理过承兑手续的汇票。通常指在交易活动中,售货人为了向购货人索取货款而签发汇票,并经付款人在票面上注明承认到期付款的“承兑”字样及签章。付款人承兑以后成为汇票的承兑人。经购货人承兑的称“商业承兑汇票”,经银行承兑的称“银行承兑汇票”。
银行承兑汇票的期限一般在30天到180天,90天的最为普遍;商业承兑汇票的付款期限,最长不超过6个月;商业承兑汇票的持票人需要资金时,可持未到期的商业承兑汇票向银行申请贴现;适用于同城或异地结算。
承兑汇票在平时要学会判断真假,比如通过触摸汇票号码凹凸感来辨别票据的真伪;借助票面“四种防伪标志”比较来辨别票据的真伪;通过听抖动汇票纸张发出的声响来辨别票据的真伪;通过审查票面的清晰性、完整性、准确性、合法性来辨别票据的真伪等。
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在生活中具有不同的作用,比如商业承兑汇票有利于加强宏观调控,完善票据市场的功能;银行承兑汇票是银行信用对商业信用的发展和补充,扩大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范围,促进卖方企业的商品销售,降低买方企业的经营成本等。
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有一定的区别,比如承兑人不同,商业承兑汇票是商业信用,银行承兑汇票是银行信用;银行承兑汇票一般由银行签发并承兑,而商业承兑汇票可以不通过银行签发并背书转让,但在信用等级和流通性上低于银行承兑汇票,在银行办理贴现的难度较银行承兑汇票高。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