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的办理是需要本人亲自去银行办理的,因为需要本人提供资产证明还有亲自签名的。可是,天津市师大的学生没有申请办卡却尊享工商银行的信用卡。
未知情况下,大批学生“被办了卡”
据07新闻班的某位班干部回忆,在开学之初,新闻学院在学生不知情的情况下给07新闻班的90多名学生每人发了3张“牡丹贷记卡”(未激活),此卡是中国工商银行发行的,采用国际通行的循环透支花费方式。这些卡由班干部发给每位学生。小韩则表示,他是在给客服打电话那一刻才知道那3张是信用卡。而此前,所有收到卡的学生从未输入过任何信用卡申请单,3张卡就这样“从天而降”。
不仅仅是07新闻班,新闻学院中包含广播电视新闻、播音、广告班的其他07级学生也未“幸免于难”,虽然人数没有新闻班庞大,可是绝大多数学生也“被办了卡”。
名下信用卡多达11张工行解释这个是套卡
让小韩奇怪的是,自己名下的信用卡并不止3张,其实上有11张之多。最让他感到担心的事情是,另外8张实体卡(未激活)并未在学生本人手中。“个人信息已经被透露,实体卡又没在我手里,难保不被盗用拿去透支。”一位学生不无担忧地说。
工行客服解释,这11张信用卡是一套卡,都挂在同一个账户下,每张卡的客官信息,诸如额度等都是一致的。
因为11张卡的“主人”全部出自新闻学院,而且当时牡丹卡是从新闻学院学工办领取然后下发的,除此之外,个人信息中地址一项竟是“天津市师范大学新闻学院”,而非家庭住址,在工作电话一栏中输入的也是新闻学院的联系电话23766061。所以,“被办卡”的学生都质疑是学院泄露了他们的信息。
办卡需要收入证明,为何学生可办理?
可是,学生哪来的工作证明或收入证明呢?大量的申请递交材料缺失,银行方面又是怎样操作的呢?工行某支行的大堂经理对记者表示:即使学生自愿激活、使用信用卡,也面临着因缺少偿还可以力导致的恶意透支的风险。考虑到学生不具有偿还可以力,咱们不会给学生办卡。
小财提示,办理信用卡有严格的申请规程,必须是本人提出申请,上交详细的个人信息(身份证、收入证明、工作证明、居住证明等),还需本人签名。平时应该保管好自己的个人信息,不随意透露,尤其当下银行为了推广信用卡,对只用输入个人信息就可办卡领礼物的行为需慎重参与,一旦泄露了个人资料后果很严重。银行方面以推广信用卡可获取一定数额的回扣,很有也许让不少业务员以不正当的形式获取客源。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