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随着信用卡、蚂蚁花呗、京东白条等花费信贷产品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优选用分期方式“赊账”提前尊享自己心仪的商品。当下市场上的分期业务基本都不提利率,只提费率,正常每期费率为0.6%-0.7%,核算下来一年也就8%左右。许多花费者看到这样的数字都觉得很有用,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些分期业务的其实利率其实并不是名义费率。计算结果也表明,大家伙其实负责的利率比幻想的高出不少,而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大家伙忽视了货币的时间价值。
问题:分期花费的利率该如何算?
先举个例子,某著名电商提供的花费分期产品,分期费率为每期0.6%,花费者王先生在该网站购买了售价10000元的商品,系统提醒他每期的手续费为60元,每个月分期还款大约893.34元,一共还款10720元,支付的手续费为720元。王先生认为,这个分期产品的年利率就是720÷10000=7.2%。
可是事实并不是如此。能够货真价实反映利率水平的金融产品是大家伙常用的住房按揭,采用等额本息法还款,每个月月供一样,形式上跟花费分期差不多。北京市青年报记者昨天通过某银行官网的贷款计算器填写贷款利率7.2%,贷款金额10000元,贷款期限1年,得出的计算结果是每个月月供866.19元,12个月支付的利息一共是394.28元。
两相对于比不难发现,这种算法得出的每期还款额比分期算法要少27元,一年下来利息支出要少320多元。而假如按分期付款的费率算法,按揭的费率水平只有394.28÷10000=3.94%。
分析:分期手续费让大家伙多付了利息
那吗,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小财研究认为,这是因为大家伙幻想中分期付款的利率算法忽略了货币的时间价值。按其实利率的算法,随着每个月本金均匀地归还,大家伙占用的欠款是逐月减少的,每个月支付的利息也应该越来越少。但分期手续费每期都是按照初期原始本金计算,每个月付的利息一样,所以造成大家伙多付了利息。
以上面的例子来看,分期花费10000元,分12个月还,每个月还的本金约为833元(不含手续费)。也就是说,10000元你并没实用满12个月,只有你最终还的那笔833元用了12个月,而第一款月还的833元只用了一个月,第二个月还的833元用了两个月……而货币是有时间价值的,12个月后的833元和当下的833元肯定不是一回事。比如这833元放在货币基金或者存银行还可产生收益。
而按揭贷款的月供计算充分考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不信大家伙可注意银行提供的贷款还款明细,用等额本息还款法,虽然每个月月供一样,但每个月归还的本金逐渐上升,而每个月归还的利息越来越少,早期还的大多数都是利息。
版权声明:xxxxxxxxx;
工作时间:8:00-18:00
客服电话
电子邮件
admin@qq.co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