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贵高原的:乌蒙山区,有一种戴着面具表演的地方土戏——“地戏”。 “地戏”一般没有台子,道具是家用的桌橙,演员的行头不分角色,就罩一件长衫即可。而特别考究的则是面具。面具用硬木雕刻、油漆彩绘而成,其形象逼真、神态生动。有名的角色都有专用面具,如包公、关云
时间:2023-12-26  |  阅读:6
“板眼”指京剧唱腔的节拍而言。 所谓“板”指的是每小节唱腔的第一拍强拍,“眼”则为第一拍以后的弱拍。 京剧唱腔的板眼形式一般有四种: 有板无眼,即:1/4节拍,如“流水板”、“快板”; 一板一眼,即:2 /4节拍,如“原板”、“二六板”; 一板三眼,即:4 /4节拍,如“
时间:2023-12-26  |  阅读:7
“起霸”是京剧长靠武生的一段精彩的舞蹈,《挑滑车》《铁龙山》等许多戏里都有。据说是大将出征前,顶盔贯甲的动作,俗称披挂。披挂铠甲为什么叫“起霸”呢?恐怕今天的武戏演员也很难回答清楚。 齐如山《中国剧之组织》一书中说:“据剧界老辈人云:《千金记》传奇中,有一
时间:2023-12-26  |  阅读:8
年在五旬以上的戏曲演员多有艺名。如荀慧生曾用艺名白牡丹,于连泉艺名为叫筱翠花,盖叫天本名张英杰,小白玉霜则是李再雯的艺名。此外,演员们在科班中按照各科排字所改的名字(如喜连成排“喜、连、富、盛”等字,中华戏专排“德、和,金、玉、永”),也应属于艺名的范畴。
时间:2023-12-26  |  阅读:5
京剧唱腔的调门习惯于用“六字调”、“正宫调”等术语标记,而不用F、G等调号。这是因为过去胡琴用的是小工调的笛子来定弦,定弦时,胡琴里弦音与笛孔全按吹出的音相同,是小工调(相当于D调),放一个孔为凡字调(相当于B E调),放两个孔为六字调(相当于F调),放三个孔为
时间:2023-12-26  |  阅读:4
“高拨子”源于微调。它的伴奏用的是大胡琴,定弦“1——5”,与“反二黄”相同,但通常比唱腔低八度,它的唱腔上、下句都是板起板落,所以,一般也把它归入“二黄”唱腔之列。 它的落音,无论生、旦,下句均落在“1”音,这又表现了“西皮”唱腔的特点。“高拨子”唱腔曲调朴
时间:2023-12-26  |  阅读:6
豫剧,又称河南梆子,最初来源于民歌和民间小戏,叫“靠山吼”。后又吸收东路秦腔和弋阳腔及昆曲、汉剧的声腔,逐渐形成。清末进入城市,又受到京剧的影响,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豫剧长期流行民间,语言通俗易懂,生活气息浓厚,地方色彩强烈,具有生动活泼、粗犷豪迈、
时间:2023-12-26  |  阅读:5
演戏,不用剧本,这对今天的青年观众来说,是难以想象的。但在七十年前,早期话剧的演出,确实没有剧本。 最早的文明戏是采用剧本制的。如“春柳社”和稍后的“新剧同志会”就一直坚持着剧本演出。1910年,第一个职业化剧团“进化团”打炮成功,任天知得意之至,在戏园门口高
时间:2023-12-26  |  阅读:5
京剧中的花脸角色叫做净行。根据演员的条件,擅长演何种角色又有所分工各有侧重,遂形成了铜锤花脸(正净)、架子花脸(副净)和武花脸(武净)等几种类型。 铜锤,俗称黑头。以唱工为主,舞蹈极少。脸谱简炼大气,色彩单一,多挂长髯,表现正直、忠厚的文臣武将。演这种角色
时间:2023-12-26  |  阅读:4
“轴子”是戏曲剧团的习惯用语。可是他们“轴”不念“轴”而读“咒”。 过去,剧场演传统节目、折子戏的时侯,一台戏总是五、六出或七、八出之多(当时演唱时间比现在长)。每一台戏的最后一出叫“大轴子”,倒数第二出叫“压轴子”,武打戏叫“武轴子”。 富连成科班在前外肉市
时间:2023-12-26  |  阅读:27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1.0802秒, 内存占用1.68 MB, 访问数据库1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