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虹一九七五年十一月出生于福建福清侨乡,一九九四年毕业于福建艺术学校闽剧表演专业,是著名闽剧表演艺术家林瑛的爱徒高足。一九九四年,刚从学校毕业的周虹就获得福建省第四届水仙花戏剧新苗新秀比赛“优秀新苗奖”。二零零二年,接连获得福建省第四届中青年演员比赛金奖、
时间:2023-12-25  |  阅读:22
闽剧的唱腔曲调,有原属“儒林”、“平讲”的逗腔、歌、江湖、小调4类,又有吸收闽剧自“唠唠”的部分唱腔和曲牌。逗腔有15种板调,特点是在曲中转折和结尾处多有“哎?”的虚腔,其中的“宽板”、“急板”,原有后台人声帮和(称为“驮声”),后来有的改为自行拖腔(称为〔
时间:2023-12-25  |  阅读:7
闽剧的音乐唱腔是由洋歌、江湖调、逗腔和小调等四大类组成的:粗犷激越的"江湖调",通俗平畅的"洋歌",典雅婉约的"逗腔",清新活泼的"小调",其中前三类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弋阳腔、昆曲和徽调的影响,并保留着高腔的帮腔形式,后台帮腔叫做"掏岭"。又有吸收自"唠唠"的部分唱腔和
时间:2023-12-25  |  阅读:8
闽剧又称福州戏,是现存惟一用福州方言演唱、念白的戏曲剧种,流行于 闽剧闽中、闽东、闽北地区,并传播到台湾和东南亚各地。明代末年,弋阳腔传入闽中,与当地的方言小调逐渐融合,形成江湖调,随后出现了演唱江湖调的江湖班及以江湖调和歌为主要唱腔的平讲班。清末,平讲班
时间:2023-12-25  |  阅读:18
江湖调常用的曲牌主要有〔江湖叠〕、〔柴排调〕、〔阴调〕等,具有声调高昂、字多腔少、一泄而尽的特点。闽剧的曲牌大部分从弋阳腔、四平腔、徽调和昆曲衍变来的,有不少唱腔仍保留有弋阳腔的特点,即"一唱众和"的帮腔和"夹滚"。"洋歌调"主要曲牌可分为"大介大牌",如太师引、
时间:2023-12-25  |  阅读:7
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在外从政多年,历任南京户部郎中、四川参政、广西参政、江西布政使、浙江按察使等要职的曹学,因拒绝皇室宗藩动用国库私建藩邸而遭削职遣返故里。他在闲居福州西郊洪塘乡时,组织府中僮婢办起了曹氏家班,邀请儒士文人观赏娱乐,后人称之为"儒林班",
时间:2023-12-25  |  阅读:8
闽剧新创作的剧目不断涌现,出现了诸如《洪武鞭侯》、《魂断燕山》、《曲判记》、《林则徐充军》、《天鹅宴》、《丹青魂》等一批题材新、主题高、立意深、结构巧、剧情妙的佳作。其中《天鹅宴》、《丹青魂》荣获全国剧本创作最高奖-文化部颁发的"文华奖"。
时间:2023-12-25  |  阅读:10
光绪元年(1875),儒林班开始从乡村向城镇发展,于是出现了专业性质的戏班。由卢诗孙筹划组织的"醉春园"班,率先打出改革旗号,采取津贴办法,公开向社会招生,延师习教"逗腔"戏文。一时四方城乡凡有谢神还愿,禳灾祈福,时令节日,都来聘订该班去演出。这时的儒林戏演员也从
时间:2023-12-25  |  阅读:8
闽剧进入了多声腔剧种的成熟期,以郑奕奏为代表的"郑派艺术",是闽剧艺术的第一个高峰。郑奕奏在短短的几年间,先后成功地塑造了《新茶花》里的新茶花,《孤儿血》里的张桃珠,《百蝶香柴扇》里的林英姐,《黛玉葬花》里的林黛玉,《紫玉钗》里的霍小玉,《孟姜女》里的孟姜女
时间:2023-12-25  |  阅读:6
闽剧进入历史上第二个高峰期,创作、改编出一批优秀剧目,涌现出一批优秀的青年演员。1952年由省文联组织的闽剧代表队,首次赴京参加全国第一届戏剧观摩演出大会,演出经过整理的传统剧目《钗头凤》,荣获演出二等奖,李铭玉、郭西珠分别获演员一、二等奖。1954年9月闽剧代表
时间:2023-12-25  |  阅读:7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2.1404秒, 内存占用1.69 MB, 访问数据库1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