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调,河南地方剧种,流行于河南及湖北北部地区,因以“四股弦”为主要伴奏乐器,所以也称“四股弦”。音乐为板腔体为主,也唱曲牌。著名演员有申凤梅等。剧目有《收姜维》、《李天保招亲》、《诸葛亮吊孝》等。
时间:2023-12-25  |  阅读:4
竺小招,女,一级演员。江苏无锡人,1951年1月出生。毕业于江苏省戏曲学校。南京市越剧团主要演员。是著名小生竺水招的女儿、传人。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南京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政协委员、省妇联执委等。 在越剧现代剧《巫山燕》中扮演女主角司徒燕;在现代剧《八
时间:2023-12-25  |  阅读:4
黄美菊,女,一级演员。浙江温岭人,1973年9月出生。1987年开始从艺,工金派花旦,为越剧表演艺术家金采风的门生、浙江嵊州市越剧团主要演员。 主演了《貂蝉与吕布》中的貂蝉、《碧玉簪》中的李秀英、《金殿认子》中的李氏、《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忠魂曲》中的杨开慧、《
时间:2023-12-25  |  阅读:4
张喜平,女,汉族,1965年出生,河南省项城市人。中共党员,1981年考入周口地区戏曲学校,学习戏曲表演专业,1985年毕业后分配到河南省越调剧团工作至今。现为河南省越调剧团二级演员,中国戏曲表演学会会员,河南省戏剧家协会会员。 二十多年来,她扮相俊美、端庄大方、文武
时间:2023-12-25  |  阅读:4
申小梅(原名赵玉霞),女,汉族,出生于1965年5月,河南郾城县人。1980年1月参加淅川县越调剧团从事戏曲表演工作,198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2年调入河南省越调剧团工作,2003年被评聘为国家一级演员。 中国戏曲表演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时间:2023-12-25  |  阅读:3
十字头、乱弹、铜器调、披甲调、拉马调、潼关调、打揪调、打铁调、四河调、定杠调、玩猴调、二簧调、清戏调、罗戏调、银纽丝、拖着调、吓唬调等。(这里有十七个调,另一个本人也不清楚,真是不好意思)。越调的音乐体系有两类:曲牌体音乐和板腔体音乐。曲牌体音乐源于南北词
时间:2023-12-25  |  阅读:1
陈家训(曾用名陈嘉讯),男,汉族,出生于1942年12月,河南商丘市人。 1956年9月考入商丘专区越调剧团(现河南省越调剧团前身)从事艺术表演工作,1959年入开封戏曲学校音乐班进修,毕业后回团从事音乐伴奏工作,1964年任剧团专职作曲,1988年12月被评聘为国家二级作曲,19
时间:2023-12-25  |  阅读:3
越调起源于曲牌体,在后来的发展中逐渐加入了板腔体,最终成为一种曲牌体与板腔体合一的独特剧种。越调曲牌多来自民间音乐和其他戏曲剧种,分弦牌和笛牌两种共计两百多个。越调的板式也多种多样,常见的有慢板、导板、飞板、流水、哭腔、吹腔、铜器调、杂调、赞子、紧打慢唱、
时间:2023-12-25  |  阅读:1
古朴典雅的审美特征第一、板式的多样性。谷城越调属板腔体,其板式有:[慢板]、[垛板]、[二流板]、[大起板]、[导板]、[飞板]、[箭板]、[滚板]等。这些板式除独立成段外,相互转板连接运用也非常灵活。越调戏曲板腔体系在长期的发展衍变过程中,形成了这样一套功能完备的板式体
时间:2023-12-25  |  阅读:2
河南越调的音乐丰富,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哼”之说。前五腔分别叫一腔、二腔、三腔、四腔、五腔,都属于慢越调板。从第六腔始转流水。但也可以从第二腔或第三腔或第四腔转流水。第六腔称彩腔。第七腔称吹腔,属于曲版体。第八腔称昆腔。第九腔称哭腔,速度较快。
时间:2023-12-25  |  阅读:2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2308秒, 内存占用345.16 KB, 访问数据库1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