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调时期〔1943年~1949年〕1943年~1949年,越剧以〔尺调腔〕为基本腔,胡琴定弦"合尺"(即5-2)为主,故称这一时期为〔尺调〕时期。一、〔尺调腔〕的形成1943年11月由袁雪芬主演的《香妃》,是开始形成〔尺调腔〕特征音调(包括调腔、伴奏、托腔)比较明显的第一个剧目。该
时间:2023-12-25  |  阅读:1
〔四工调〕时期〔1923年~1942年〕1923年,女子科班产生。30年代,女子越剧大量兴起,男班逐渐衰落,男女混演也逐渐为女班代替。女班唱腔继承的是男班艺人演唱的北调〔清笃〕和〔丝弦正调〕,由于男女声区不同,男班原1=D的调高不能适用于女班,经琴师王春荣模仿徽班〔西皮〕
时间:2023-12-25  |  阅读:1
戏班纷纷成立小歌班南派艺人演出后,北派艺人除马潮水、张伯初、张康荣等接着组班外,马塘村也组成戏班,演员有郑小火、马阿顺、卫梅朵、金荣水、金锡钊、金世刚、姚方松等。王海金、金文潮、李岳赍等在后朱村组班;任阿求、任水炳等在崇仁组班;赵海潮、张福奎为首也于崇仁组
时间:2023-12-25  |  阅读:3
小歌班时期仅15年就进入绍兴文戏时期,戏班主要名伶,均是跨时期的红角。小旦:卫梅朵、白玉梅、金雪芳、费翠棠(以上有四大名旦之誉)、高炳火、钱景松、俞柏松、沈娃娃、金惠千、李岳赍、张雪芳、一枝梅、琴素娥、刘金玉、月月红、裘月莲、范樟生、陶素莲、叶琴芳、支志老、
时间:2023-12-25  |  阅读:2
小歌班是越剧从曲艺演变成戏曲诞生初期之名。一切事物都按其自身发展规律而变化,因内因的主导与外因的促进作用而产生新事物。越剧的诞生也是如此。1、内在变化,条件成熟。“落地唱书”进入20世纪初,上下档配对,表演有主唱、轮唱、对唱、对白,角色之间有呼有应、有交流,
时间:2023-12-25  |  阅读:2
五六十年代的越剧导演上海解放后,越剧的导演艺术有新的提高,导演制更加完善,导演的职能进一步明确,这些对越剧形成"黄金时期"起了重要的作用。从解放初期到60年代前期,党和政府一直重视导演队伍的培养和导演素质的提高,给予导演应有的地位。早在1949年7月,举办第一届地
时间:2023-12-25  |  阅读:2
新越剧时期的编导制1942年10月后,袁雪芬在大来剧场树起“新越剧”的旗帜,对女子越剧进行全面改革,延聘了从事过业余话剧的青年知识分子来担任编剧、导演、舞美设计和作曲,成立以编、导、音、美等主创人员为主的剧务部,确立编导制,废除“路头戏”,明确演出剧目必须有完整
时间:2023-12-25  |  阅读:3
王志萍,出生于1966年11月,浙江舟山人。国家一级演员,著名王派花旦。上海戏剧家协会会员。1980年,王志萍进浙江定海县越剧团学艺,工花旦。1981年进浙江艺术学校培训,启蒙戏为《姐妹易嫁》中扮演素花一角。同年,她扮演《叶香盗印》中的叶香,获舟山市越剧汇演优秀小百花奖
时间:2023-12-25  |  阅读:4
卫梅朵,原名卫梅云,出生于1890年,浙江省嵊县崇仁绕溪村人。四大名旦之首。卫梅朵幼年家贫,只求学两载。平时他喜欢吹拉弹唱,常以山歌小调取乐,尤其对家乡的落地唱书入迷。1905年前,他拜相金堂为师学唱落地唱书。1906年,小歌班诞生,次年,他便与马阿顺、金荣水、赵海潮
时间:2023-12-25  |  阅读:4
商芳臣,浙江嵊县人。著名表演艺术家,越剧老生泰斗,原江苏南京越剧团团长。1930年,10岁的商芳臣入女子越剧的第三个科班“高升舞台”学戏,与筱丹桂同科。1938年到上海,与姚水娟、李艳芳组“越升舞台”,后又与姚水娟、魏素云组“水云剧团”,1940年9月组建由她以老生领衔
时间:2023-12-25  |  阅读:1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2792秒, 内存占用341.79 KB, 访问数据库1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