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剧是江西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发端于明代的弋阳腔,起源于赣东北地区。明、清两代,以唱高腔为主,后来融合昆曲、乱弹腔诸腔于一体;赣剧的前身饶河班和信河班,都以演唱乱弹腔为主。其中饶河班以景德镇、鄱阳、乐平为中心,保存了部分的高腔剧目,艺术风格也比较古朴、粗犷
时间:2023-12-25  |  阅读:6
近代赣剧的脚色行当,全面地继承了明代弋阳腔三生、三旦、三花三行九脚的传统。即正生、上生、老生、王旦、小旦、老旦、大花、二花、三花。清代中叶以后,随着剧目、班社的增长,其脚色也增加为十三人,称“十三太保”。生行增加了剧生一脚、花行添出四花一色,旦行重新组合,
时间:2023-12-25  |  阅读:33
在广信府方面,最早形成的玉山班和贵溪班,分占广信府属各县。而玉山与贵溪地处广信府东西两个咽候,横贯信江,又是水陆要冲。玉山和浙闽两省犬牙交错,自古就是产通孔道。而弋阳、贵溪是赣剧的发源地。自清乾隆以后,由于乱弹腔的盛行,在玉山和贵溪两地便出现一种高腔、乱弹
时间:2023-12-25  |  阅读:19
和老义洪班同时流行的,还有一种唱二凡西皮和秦腔拨子的饶河班,又名饶河戏。其活动地区为饶河流域各县,远至安徽祁门、至德等地。当时饶河戏的主要班社大部分集中在乐平一带,如老亲生、老同庆、老采福、老同乐、新同乐等,都是道光、咸丰年间出现的班社,故其班名加用一个“
时间:2023-12-25  |  阅读:8
赣剧的高腔曲牌结构,基本上符合南北曲的格律。因曲体本身的富于变化,又构成了曲牌唱腔丰富的表现力。具体方法有:一、依照剧情需要,同一曲牌常有多种变体,从而产生不同的性能,如噻江边会友》和《张三借靴》的(大汉腔)。二、重复使用正体主曲,或正;变体曲牌的交替联结
时间:2023-12-25  |  阅读:6
赣剧,其起源和前身为弋阳腔,为著名的古代四大声腔之一。弋阳腔饶河班、信河班两大流派1950年相合,随后进入省会南昌,1953年正式成立江西省赣剧团,弋阳腔于是更名为赣剧。 弋阳腔是中国戏曲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弋阳腔诞生在江西弋阳。弋阳腔一诞生,就以它前所未有的的艺
时间:2023-12-25  |  阅读:6
赣剧《窦娥冤》赣剧是江西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发端于明代的弋阳腔,起源于赣东北地区。明、清两代,以唱高腔为主,后来融合昆曲、乱弹腔诸腔于一体;赣剧的前身饶河班和信河班,都以演唱乱弹腔为主。其中饶河班以景德镇、鄱阳、乐平为中心,保存了部分的高腔剧目,艺术风格也
时间:2023-12-25  |  阅读:6
建国后,于1953年,赣剧进入南昌,并成立了江西省赣剧团。其后又创办了戏曲学校。 1960年建立了江西省赣剧院(下设三个团),集广、饶两班于一堂,并把流行于都昌、湖口一带的九江青阳腔也划入赣剧范畴。至1985年,江西省共有十个赣剧团。曾先后到武汉、长沙、广州、福州、上
时间:2023-12-25  |  阅读:11
赣剧的形成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宋、元以后,南戏开始流传于我国东南诸省。赣东北地区的饶州、广信两府,曾归江浙行省管辖,明代洪武初年划入江西省。由于交通方便和贸易往来,南戏随之传入广信府的弋阳县。当时,在弋阳县落脚的南戏,是专演《目连救母》戏文的。这
时间:2023-12-25  |  阅读:6
赣剧,流行于以浦城县为中心的闽北地区,它传自江西。据当地老艺人说,20世纪40年代前不叫赣剧而称“江西戏”或“马灯戏”。因戏班联络人常是手提马灯去各地接洽演出事务而得名。这种戏于清初康熙年间(1662~1722年)传到浦城,吸收闽北民间歌谣小调,浦城赣剧因而显得富有
时间:2023-12-25  |  阅读:22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3.2207秒, 内存占用1.68 MB, 访问数据库1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