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戏是一个极富传奇色彩的古老剧种,有关它的故事还有很多。古老传说的真伪今天已是无从查考了,但莆田人能歌善乐的历史在史书典籍中能够找到翔实的记载。佛教汉文大藏经《景德传灯录》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唐福州宗一大师“南游莆田,县排百戏接迎”,也就是说,在1000多年
时间:2023-12-25  |  阅读:1
莆仙戏源于唐,成于宋、盛于明清、闪光于现代。它表演古朴优雅,不少动作深受木偶戏影响,富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其唱腔丰富,综合了莆仙的民间歌谣俚曲、十音八乐、佛曲法曲、莆仙戏宋元词曲和大曲歌舞的艺术特点,用方言演唱,具有浓厚地方色彩,迄今仍保留不少宋元南戏音乐
时间:2023-12-25  |  阅读:1
莆仙戏剧种与唐百戏有渊源,形成于两宋交替时期,有900多年的发展史,被戏曲史家公认为是中国最早成熟的戏曲―――宋元南戏的遗响,是中国古代戏曲艺术形态的“活化石”。 据调查,莆仙戏现存传统剧目有5000多个,舞台手抄本有8000多册,超过其他任何一个剧种。而其中与宋元
时间:2023-12-25  |  阅读:1
在黄老的记忆中,素有“宋元南戏活化石”之称的莆仙戏两次参加国庆献礼可以算是其有史以来最为繁荣的时期。 1959年,莆仙戏《团圆之后》、《三打王英》剧目赴京参加国庆10周年献礼演出,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分别观看了演出并给予高度评价。时隔20年后,197
时间:2023-12-25  |  阅读:1
莆仙戏的表演古朴优雅,还遗留着一些傀儡戏的表演动作,如旦脚出场,走蹀步,手摆在胸前,伸出五指,骑马的台步,总是一跳一踢,武场开打常左一冲,右一荡,都与傀儡戏相似。此外各行当都有一套严谨的基本功和专有的程式动作。像生行的三步行、四步寄、牵步蛇、雀鸟跳;旦行
时间:2023-12-25  |  阅读:1
莆仙戏不少动作深受木偶戏影响,莆仙戏的行当沿袭南戏旧规,原来只有生、旦、贴生、则旦、靓妆(净)、末、丑等七个角色,俗称“七子班”。莆仙戏的音乐传统深厚,唱腔丰富,迄今仍保留不少宋元南戏音乐遗响。莆仙戏的声腔主要是“兴化腔”,它综合溶化莆仙民间歌谣俚曲、十
时间:2023-12-25  |  阅读:1
莆仙戏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晋未南北朝,中原百姓大批南迁福建,当时盛行的中原"百戏"亦随之传入福建莆仙。并形成了在语言,唱腔和表演上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戏曲声腔。 唐代莆仙民间歌舞百戏盛行。据传 ,唐开元间(713-741),莆田江东村美女江采频,被唐明皇选调入宫,赐
时间:2023-12-25  |  阅读:5
莆仙戏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戏种之一,源于唐,成于宋,盛于明清,被誉为宋元南戏“活化石”,历经千年,屡演不衰,是莆仙(莆田、仙游)人的唯一家乡戏。然而,市场经济条件下,与其他同类民间文化剧团一样,如何生存与发展也一度困扰着莆仙戏剧院。 “政府买单,群众看戏”,则
时间:2023-12-25  |  阅读:2
黄宝珍,莆田县实验剧团原团长,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被文化部授予高级知识分子称号。她1934年出生于荔城区东里,孩提时代因家境贫寒,经常忍饥挨饿。1946年,为了不受饿,她主动要求入棚做戏,经戏班考核终被录取,从此开始了其莆仙戏演唱的艺术生涯。 黄宝珍的唱腔音色滋润,吐
时间:2023-12-25  |  阅读:13
王少媛被誉为福建省“莆仙戏第一旦”的王少媛,女,生于1964年10月,仙游县盖尾镇仙华村人,中共党员,工青衣,兼工闺门、花旦,国家一级演员,第十七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福建省戏剧家协会理事。她13岁考入仙游鲤声剧团,由于当时剧团正忙与排练晋京演
时间:2023-12-25  |  阅读:11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0082秒, 内存占用345.7 KB, 访问数据库1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