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剧,中国汉族戏曲剧种。又名“绍兴乱弹”、“绍兴大班”。流行于浙江绍兴、宁波、杭州地区及上海一带。绍剧是浙江三大剧种之一,已有300多年历史,拥有400多个剧目。绍剧以高亢激越的唱腔、粗犷朴实的音乐、豪放洒脱的表演和文武兼备等特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特别是
时间:2023-12-25  |  阅读:19
绍剧原名“绍兴乱弹”,又称“绍兴大班”。绍兴乱弹兴起于清康熙中后期至乾隆年间,20世纪20年代进入上海,俗称绍兴大班,三十年代一度称为“越剧”,以后“女子文戏”相沼呼为“越剧”,才不复再用此名。绍兴乱弹的发展从其演唱定调角度看,经历了清康熙年间的尺调乱弹、乾隆
时间:2023-12-25  |  阅读:18
绍剧的剧目,大多取材于历史题材或小说,传说中爱国的、勇于反抗的人物和故事,流传的剧目达300多个:如整理改编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龙虎斗》、《火焰山》等传统剧目;新编的《于谦》、《百岁挂帅》、《葫芦案》等历史剧、故事剧。 现代戏《血泪荡》、《阿Q正传》、《
时间:2023-12-25  |  阅读:21
绍剧角色行当分为三档(艺人习称“三堂”):白脸堂,包括老生、老外、小生、副末(也称副老生);花脸堂,包括大花脸(也称净、大面)、二花脸(也称副净或二面)、小花脸(小丑)、四花脸;旦堂,包括正旦、花旦、老旦、作旦(具武旦性质)、五旦(宫女旦兼男角)。 此十三
时间:2023-12-25  |  阅读:13
绍剧原名“绍兴乱弹”,又称“绍兴大班”。绍兴乱弹兴起于清康熙中后期至乾隆年间,20世纪20年代进入上海,俗称绍兴大班,三十年代一度称为“越剧”,以后“女子文戏”相沼呼为“越剧”,才不复再用此名。 绍兴乱弹的发展从其演唱定调角度看,经历了清康熙年间的尺调乱弹、乾
时间:2023-12-25  |  阅读:14
绍剧的音乐曲调丰富,音调高亢激越,旋律节奏急速明快,声音清越刚劲,善于表达悲壮、慷慨激昂的情感;加上唱白通俗易懂,表演风格粗犷豪放,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绍剧的唱法也有自己的特点,花脸用宏亮的“堂喉”(真声),小生和旦用“子喉”(假声),老生则用“乖喉”(
时间:2023-12-25  |  阅读:15
绍剧唱腔的主要曲调为“二凡”、“三五七”和“阳路”,以“二凡”为主。唱辞以七字齐言对偶为基础,剧作内容多为忠奸争斗、征战杀伐之事。焦循《花部农谭》谓“其事多忠、孝、节、义,足以动人其词直质,虽妇孺亦能解其音慷慨,血气为之动荡。”30年代称“越剧”。“二凡”
时间:2023-12-25  |  阅读:11
绍剧明嘉靖年间,余姚腔、弋阳腔盛行,绍兴一带出现了“调腔”。初为吹唱道士班和堂名班等坐唱形式,一人兼唱多行脚色,并以大锣、大鼓、铙钹伴奏。 搬上舞台后,称绍兴高调班。明末清初,昆腔盛行,继而乱弹传入,高调班纷纷兼唱昆腔和乱弹,形成三合班。至乾隆年间,盛极一
时间:2023-12-25  |  阅读:6
绍剧是一种古老的汉族剧种,来源于秦腔,明末清初时期形成于绍兴地区,后兴盛于清康熙、乾隆年间。 受到弋阳腔、赣剧、徽戏等剧种的影响,并收了流行于绍兴地区的余姚腔、新昌调(高)腔以及民间戏曲的特色,逐步发展成为绍兴乱弹,并在剧目、音乐唱腔和表演艺术等方面,有很
时间:2023-12-25  |  阅读:14
为及时保护和更好地发展绍剧艺术,浙江绍剧团切实围绕繁荣绍剧事业目标,成立了以团长为组长的“绍剧保护与发展工程”实施机构,聘请了多位老艺术家担任顾问,下设传统剧目排练、“音配像”工作、传统剧目整理等工作小组,循序渐进,立足长远,扎实实施绍剧保护与发展工程。
时间:2023-12-25  |  阅读:10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1.1766秒, 内存占用1.69 MB, 访问数据库1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