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剧戏服,是舞台人物造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三个特点: 首先是十分重视身份区别、官阶区别和等级区别,并反映在服装的式样(款式)、颜色和图案花纹上。 就式样来说,皇帝穿龙袍,朝臣穿蟒袍,地方官(州县府官)穿官袍。告老官员及贵绅穿对襟十团帔;学士、公子、儒生穿
时间:2023-12-25  |  阅读:1
潮剧唱腔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唱腔的用调上。曲牌唱腔或对偶曲唱腔一般都应用四种调即[轻三六调]、[重三六调]、[活三五调]、[反线调],此外还有[锁南枝]调、[斗鹌鹑]调,以及犯腔犯调。 [轻三六调]以61235为主音构成旋律,适用于表现欢快跳跃、轻松热烈的情调,如《大难陈三》
时间:2023-12-25  |  阅读:1
潮剧音乐属曲牌联套体,唱南北曲,声腔曲调优美,轻俏婉转,善于抒情。清代中叶以后,它又吸收板腔体音乐,显得灵活多姿。潮剧中有传统曲牌二百多支,乐曲一千多首,是研究中国戏曲声腔的重要资料。 伴乐部分,保留了较多唐宋以来的古乐曲,又不断吸收了潮州大锣鼓乐、庙堂音
时间:2023-12-25  |  阅读:4
潮剧语言有着鲜明的三点特色:一是鲜明的地方色彩;二是浓郁的生活气息;三是生动的形象比喻。这三点,在潮剧传统剧目的本子中随处可见。但由于旧社会的潮剧艺人多是卖身的童伶,文化层次很低,他们传习下来的戏剧语言虽有上面提到的三点特色,但大多数偏于粗俗。有些经文人
时间:2023-12-25  |  阅读:1
帮声在全国各地方剧种中并不多见,而潮剧唱腔历来就有帮声的传统,这种传统最早可以追溯到明代嘉靖年间,在《荔镜记》、《荔枝记》、《金花女》等明代潮腔刻本中,就已经有早期帮声形式的存在了。 潮剧的帮声,以女声帮唱为主,有时也有男声帮唱、男女声混合帮唱。在长期的演
时间:2023-12-25  |  阅读:3
陈学希(1959.12-),潮阳贵屿人,1979年毕业于汕头戏曲学校,工小生,有“千面小生”美称,国家一级演员。1992年任广东潮剧院一团团长,1999年任广东潮剧院院长,2004年转职于广东文艺职业学院,现任该院党委书记,法人代表,常务副院长。中国剧协理事、中国戏曲表演学会常
时间:2023-12-25  |  阅读:2
潮剧唱腔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唱腔的用调上。曲牌唱腔或对偶曲唱腔一般都应用四种调即[轻三六调]、[重三六调]、[活三五调]、[反线调],此外还有[锁南枝]调、[斗鹌鹑]调,以及犯腔犯调。 [轻三六调]以61235为主音构成旋律,适用于表现欢快跳跃、轻松热烈的情调,如《大难陈三》
时间:2023-12-25  |  阅读:3
刘小丽,女,1962年4月生,广东揭阳人,广东潮剧院一团一级演员,广东省戏剧家协会会员。1978年8月考入汕头戏曲学校,主攻青衣(兼闺门旦、花旦)。1982年毕业分配到广东潮剧院二团工作,2000年4月,调至广东潮剧院一团至今。曾参加东方文化艺术教育中心刊授班(二年制)学习
时间:2023-12-25  |  阅读:2
潮剧音乐属曲牌联套体,唱南北曲,声腔曲调优美,轻俏婉转,善于抒情。清代中叶以后,它又吸收板腔体音乐,显得灵活多姿。潮剧中有传统曲牌二百多支,乐曲一千多首,是研究中国戏曲声腔的重要资料。伴乐部分,保留了较多唐宋以来的古乐曲,又不断吸收了潮州大锣鼓乐、庙堂音乐
时间:2023-12-25  |  阅读:1
王少瑜(1963~),女,潮剧旦角,三级演员职称。潮州市饶平县拓林镇人,广东省戏剧家协会会员。 1974年在陆丰甲子中学读书。1977年考入汕头戏曲学校。1979年毕业后分配广东潮剧院三团当演员。1983年在广东潮剧院二团。 从艺以来,以旦行担纲,扮演过《思凡》的色空、《益春
时间:2023-12-25  |  阅读:2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2335秒, 内存占用345.79 KB, 访问数据库1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