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人是喜欢玩音乐舞蹈的,什么安塞腰鼓、集贤古乐、信天游、秦腔、秧歌舞啦,什么碗碗腔、陕北评书啦,多得很,就连搬运东西时也要唱“报路歌”,在农田里干活要唱“锣鼓草”,喝口酒也要引亢高歌以助酒兴。由此我们也能从这些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中感受
时间:2023-12-25  |  阅读:3
在宋代,杂技是非常受欢迎的表演项目,当事人称:“伎巧则惊人耳目。”咱们现在能看到的杂技节目基本那时候都能看到,甚至可能更加精益求精。“走索”、“高缰”就是走钢丝,那时候就是在两根高高的杆子上绑一条绳索,然后耍走索的艺人在上面翻
时间:2023-12-25  |  阅读:4
谜语,主要指暗射事物或文字等供人猜测的隐语。一般认为,谜语最初起源于民间口头文学,是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表现出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有史料表明,在奴隶社会时期,人们就已经开始用隐晦的歌谣来表达不满或者愤怒的感情。随着文学的发展,
时间:2023-12-25  |  阅读:2
“拉花”是一种由群众自愿结队在街头演出的庙会艺术,类属于北方秧歌,井陉县内普遍流传。它独有的舞风,不仅力当地群众所喜爱。1991年,在沈阳举行的“全国优秀秧歌大赛”中又荣登最高奖——优胜奖的领奖台。井陉拉花的舞蹈特点是动作刚柔并蓄
时间:2023-12-25  |  阅读:3
“腰鼓”是陕北各地广泛流传的一种民间鼓舞形式,尤以延安地区的安塞县、榆林地区的横山、米脂、榆林等地最为盛行,是陕西民间舞蹈中具有较大影响的舞种之一。安塞腰鼓历史悠久,诞生于西北高原,在古代它既是激励边关将士冲锋陷阵、浴血奋战的号角,也是将士凯旋的
时间:2023-12-25  |  阅读:3
“锅庄”是藏族的民间舞蹈。在节日或农闲时跳,男女围成圆圈,自右而左,边歌边舞。早期与西藏奴隶社会和盟誓活动有关,后来逐步演变成为歌舞结合,载歌载舞的圆圈歌舞形式了。《清史稿•乐志》音译为“郭庄”,近代有称“歌庄”,唯《卫藏
时间:2023-12-25  |  阅读:4
«12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2336秒, 内存占用339.75 KB, 访问数据库1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