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济舟(1901~1983年),又名润宝,临桂两江镇人。14岁就师从著名彩调坤角廖连华学艺,从此开始了漫长的彩调艺术生涯。谢济舟身段优美,肢体语言丰富,生旦净丑都能演,吹打弹唱皆通晓。现已申报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两江板凳龙,也凝聚着谢济舟的心血。民国时期,他就将板
时间:2023-12-25  |  阅读:1
骆少廷(1886~1940年),生于临桂县四塘乡池头村,后来定居两江,擅长演丑角。他和冷贵甫、朱五八、秦老四被誉为桂林彩调“四大状元”。据年事已高的老人们说:过去,在临桂、永福、融安、龙江诸县曾经流传:“听了王子勉的山歌,一世不着听山歌;看了骆少廷的调子,一世不着
时间:2023-12-25  |  阅读:3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是广西各族人民喜闻乐见的地方戏曲。它起源桂北,分布甚广。彩调剧流行于桂林、柳州、河池、百色等地区。因方言差异,各地名称不一:桂林一带称“彩灯”、“彩调”、“唱灯”;平乐、荔浦、柳州、河池一带叫“采茶戏” 、“调子戏”;百色和
时间:2023-12-25  |  阅读:1
临桂是广西彩调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早到清代,彩调已经在境内风行。因为其诙谐幽默,活泼欢快,彩调被当地群众称之为“快乐的剧种”。时至今日,临桂县仍然存有许多传统彩调剧目,它们被当地群众视为家珍,如《杨京带小》、王三打鸟》、《娘送女》等等,几乎全是反映劳动人民生
时间:2023-12-25  |  阅读:1
彩调演员在表演彩调剧《四门摘花》表演艺术富有地方特色,在“三小戏”中最为突出。如步法、扇花、转身、亮相和旦脚特有的指法等,就各有数十种。单是丑脚步法就分矮桩、中桩、高桩3大类,其中,矮桩应用最广。扇子、手巾、彩带,被认为是彩调表演的三件宝。其中扇子是主要的
时间:2023-12-25  |  阅读:2
调最初为“双簧蛋”形式,单人表演男女两个角色,而“对子调”则由男女同台表演。多从神话传说、章回小说、市井轶闻中取材,积累剧目500出。彩调演出采用桂林话,本区内各民族不但都能听懂,还有本民族的彩调演员。清末,彩调发展成戏后就有了《王三打鸟》、《三看新》、《娘
时间:2023-12-25  |  阅读:2
扇花是表达感情的扇舞。在男女扇花中,尤以女旦的扇花较之小丑的扇花更为优美多姿。女扇花有浪扇、摇扇、十字单花扇、倒扇、托盘扇、抛扇、凌云扇、半月扇、背扇、开关扇、蝴蝶扇、波浪扇等17种;男扇花有砍扇、三打五动扇、转扇、扑蝶扇、平肩扇、高低扇、弱扇、波浪扇等8种
时间:2023-12-25  |  阅读:2
彩调剧来自农村的地方剧种,剧目均是反映农村劳动人民生活,而艺人又多是出身于农村的劳动人民。所以,彩调的脸谱是以小丑化的“小化脸”为主要特色。小花脸又称白鼻子,或称粉鼻子,是在鼻子上勾画出大自然的花卉和动物的形象,如蝴蝶脸、青蛙脸、蜻蜓脸、鲤鱼脸、虾子脸、螃
时间:2023-12-25  |  阅读:1
转身是彩调在舞蹈表演中连接各动作的纽带。男转身有独脚转、双脚顶转、三盘转、台角转、平身跳转、矮转、戏蝶转、螺丝转、鲤鱼转、独脚转、尼姑翻身等7种。对“四功五法”的运用,彩调老艺人作了精要的总结,常说的“戏诀”如“亮相出马门,念白用眼睛;坐要挺,站如钉,行如
时间:2023-12-25  |  阅读:1
亮相是彩调的每段舞蹈中的“定型”静止动作,它可以体现动作的含意和人物的“内在”思想感情。女亮相有观音做莲、散花、蝴蝶亮鞋、半托月等10种;男亮相有金鸡独立、海燕冲浪、夜开门、井内照容、夜盗灵芝、台角亮、魁星点斗、大鹏展翅、回头望月、雄狮滚球、鹞鹰赛翅、洞宾背
时间:2023-12-25  |  阅读:1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1124秒, 内存占用345.33 KB, 访问数据库1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