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剧,戏曲剧种。吉林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主要流行于吉林省各地以及辽宁、黑龙江、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些地区。它是在建国后在二人转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新剧种,因其诞生于吉林省的省会长春而得名。1958年,周恩来提出东北应发展自己的戏曲剧种,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1959年初
时间:2023-12-25  |  阅读:1
吉剧的伴奏乐器以板胡、唢呐为主,还创造了长于抒情的吉剧喉管,并把筝也加进了吉剧乐队的演奏中。根据演出的实际需要,吉剧有时还采用中西混合的乐队,有时则用具有东北特色的民族乐队。 吉剧剧本多注意东北群众的欣赏习惯和审美趣味,人物性格大棱大角,情节大转大折,情感
时间:2023-12-25  |  阅读:2
建国后,吉林省的戏剧工作获得了较大发展。1960年2月,吉林省吉剧团成立,吉林省从此结束了没有自己地方戏曲剧种的历史。与此同时省内农安县的黄龙戏和扶余县的满族新城戏也相继诞生。1980年全省形成一支300余人组成的专业戏剧创作队伍,戏曲理论研究空前活跃。一大批著名的
时间:2023-12-25  |  阅读:1
它擅长于运用手绢功、扇子功和水袖功,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地方特色。如在表演上继承了二人转的“平腕”、“压腕”、“翻腕”、“绕腕”、“抖腕”、“五花腕”等腕子功;“抖肩”、“拱肩”、“晃肩”、等肩功;“顺腰”、“旁腰”、“顶腰”、“晃腰”等腰功以及“
时间:2023-12-25  |  阅读:1
吉剧的长水袖功,把二人转的耍手娟和京剧的水袖、绸舞融合为一体,在表现人物动作和情感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旁甩”、“直甩”、“单甩”、“双甩”、“立花”、“顶花”等程式。吉剧的花旦、小生还发展了二人转“扔扇”、“挑扇”、“转扇”等绝技,武丑运用了二人转的大
时间:2023-12-25  |  阅读:1
手绢技巧是吉剧的特长,它来自于二人转而又有所发展。如《燕青卖线》中任秀英的“指顶绢”,表现她的自信心;丫环春莺的“口叼绢”,表现他的单纯、顽皮的性格;时迁的“远抛绢”,则表现他盗取请帖后的喜悦心情。 《桃李梅》中封氏的过头“后抛绢”,表现她对赵运华作媒的气
时间:2023-12-25  |  阅读:1
吉剧的表演技巧是在二人转的五功,即唱、扮、舞、说(口说)、绝(手绢儿、扇子等绝活)的基础上,采撷其它剧种的长处,逐渐形成的。 手绢功是吉剧的特长。吉剧中长水袖的甩法也吸收了二人转的手绢和长绸子舞的技巧。
时间:2023-12-25  |  阅读:1
吉剧的唱腔是以板腔体为主,兼用曲牌的综合体制。它选择了二人转当中群众爱听而又便于戏曲化的曲调作为基调,逐渐发展成“柳调”、“嗨调”两种唱腔。 其中柳调是以二人转曲牌〔红柳子〕、〔秧歌柳子〕为中心构成的一套唱腔;嗨调则以二人转曲牌〔文嗨嗨〕、〔武嗨嗨〕为中心
时间:2023-12-25  |  阅读:1
新中国成立后,省委为了繁荣吉林省的文艺,决定在二人转的基础上创建新剧种。1959年1月20日,省文化局成立了吉林新剧种编创组,抽调部分文艺工作者和二人转、评剧演员着手新剧种的创建。将二人转传统剧目《蓝河怨》作为新剧种的第一个实验剧目,并解决小生、小旦、彩旦、小丑
时间:2023-12-25  |  阅读:1
唢呐,又名喇叭,小唢呐称海笛。唢呐,在木制的锥形管上开八孔(前七后一),管的上端装有细铜管,铜管上端套有双簧的苇哨,木管上端有一铜质的碗状扩音器。唢呐虽有八孔,但第七孔音与筒音超吹音相同,第八孔音与第一孔音超吹音相同。唢呐,英文名称souna,是中国民族吹管乐
时间:2023-12-25  |  阅读:1
关于我们
lecms主程序为免费提供使用,使用者不得将本系统应用于任何形式的非法用途,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风险,需由使用者自行承担,与本站和开发者无关。一旦使用lecms,表示您即承认您已阅读、理解并同意受此条款的约束,并遵守所有相应法律和法规。
联系方式
电话:
地址:广东省中山市
Email:admin@qq.com
注册登录
注册帐号
登录帐号

Copyright © 2022 LECMS Inc. 保留所有权利。 Powered by LECMS 3.0.3

页面耗时0.0079秒, 内存占用341.2 KB, 访问数据库11次